海東市樂都區(qū)蒲臺鄉(xiāng)圈窩村,曾是國家級深度貧困村,2019年實現脫貧。全村耕地面積1896.59畝,農作物主要以小麥、馬鈴薯、蠶豆、油菜籽等為主。圈窩村地處山區(qū),無先進灌溉系統(tǒng),“靠天吃飯”、農作物收成保障能力不足一度成為制約圈窩村發(fā)展的瓶頸。
2015年,交通銀行青海省分行駐村幫扶隊,活躍在這偏遠山村的田間地頭。他們充分利用自身行業(yè)特點和當地資源稟賦優(yōu)勢,用情用力,真幫真扶,累計向圈窩村幫扶資金近100萬元。2018年,112戶341人實現全部脫貧,與村民共同描繪出一幅“產業(yè)興旺、生態(tài)宜居、鄉(xiāng)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xiāng)村振興畫卷。
駐村工作隊入村以來,先后組織召開村“兩委”干部座談會200余次,遍訪黨員群眾100余戶,全面了解村情民情現狀,找準村集體經濟薄弱根源,滿足群眾意愿訴求,精準制定了幫扶舉措。通過駐村“第一書記”講黨課、黨員輪流分享黨史小故事的形式,駐村隊員和村黨員相互暢談交流駐村幫扶幫什么、黨員應該做什么,進一步統(tǒng)一了思想,凝聚了力量,激發(fā)了黨員的黨性情懷和先鋒意識。
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駐村工作隊聚焦“關鍵小事”,用真心真情辦好民生實事。今年4月初,駐村工作隊因地制宜挖掘村內資源,靠前謀劃壯大村集體經濟項目,積極爭取28萬元幫扶資金,成立“海東市樂都區(qū)圈窩村交陽種植專業(yè)合作社”,采取“支部+合作社+農戶”發(fā)展模式,重點開展本村及其他村的撂荒地整治工作。今年5月以來,合作社累計種植玉米、馬鈴薯94畝,累計整治撂荒地94余畝,幫扶資金達12萬元。解決村內勞動力共計148人次,主動購買土豆種子4081斤、玉米種子1500斤、化肥4580斤、地膜30捆,助力撂荒地復耕復種。同時,以低于市場價一半的金額,利用新購置的拖拉機幫助全村老百姓復耕土地150余畝。
圈窩村村委會主任、合作社負責人李宏榮感慨道:“在這撂荒地整治任務繁重、工作難度較大的關鍵期,這無疑是為全村乃至全鄉(xiāng)撂荒地整治工作帶來了新的希望,也是助推鄉(xiāng)村振興的一個喜人鏡頭。”
在防疫期間,駐村工作隊員緊密配合村干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第一時間設置村口進出卡點,實現進出村群眾人人可溯源,事事可追根。防汛期間,為防止災害發(fā)生,駐村工作隊積極與村干部充分做好防汛、防洪預警,以高度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筑牢防疫防汛“雙防線”。
“當前正值鞏固脫貧攻堅成效和推進鄉(xiāng)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階段,作為定點幫扶單位,交通銀行青海省分行將業(yè)務優(yōu)勢和功能優(yōu)勢轉變?yōu)閹头鰞?yōu)勢,攜手并進,精準施策,共商共建,爭取取得更豐碩的幫扶成績,全力保障圈窩村百姓穩(wěn)穩(wěn)的幸福。”駐村“第一書記”劉培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