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勤勞善良的父老鄉(xiāng)親,樹高千尺也忘不了根,我住過不少小山村,到處有我的父老鄉(xiāng)親……”11月11日,在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德恒隆鄉(xiāng)卡什代村的廣場上,宣講聲、歌聲、掌聲源源不斷,一場別開生面的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正在這里進行。
“我跟大家伙一樣,也是從大山里走出來的孩子,今天看到大家覺得非常親切,也很榮幸能夠來到卡什代村進行文化宣講,我要用音樂的方式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更希望通過我的努力,讓這里的孩子插上音樂的翅膀,走出大山……”在宣講現(xiàn)場,中央音樂學(xué)院駐化隆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文藝宣講師何凡正和村民們嘮起家常,他用樸實的話語增強宣講的吸引力,用真情打動聽眾。
“以前走的是山路,住的是土房子,日子過的緊巴巴的,現(xiàn)在我們住上了寬敞明亮的房子,走在干凈整潔的硬化路上,幸福的生活全靠黨的好政策,相信在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我們的日子會越過越紅火!”聽完宣講,村民韓木沙熱情地說。
大家紛紛表示,這種新穎的宣講方式,讓百姓聽得懂、坐得住也樂意聽,真正把黨的理論傳達到了老百姓心里。中央音樂學(xué)院派駐化隆紅牙合村“第一書記”閆陽和群眾圍坐在一起,以“拉家常”的方式,把“書面語”變成了“家常話”,解讀著黨的二十大報告里與群眾息息相關(guān)的民生及鄉(xiāng)村振興發(fā)展等內(nèi)容,中間穿插輕松的俗語、諺語,一下子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
據(jù)介紹,這是化隆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文藝宣講的創(chuàng)新方式,自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以來,化隆縣相繼成立了“文藝宣講隊”“雙語宣講隊”“巾幗宣講隊”等十支宣講隊伍,以“田間閑聊式”“線上推送式”“雙語互動式”“歌舞展演式”“曲藝通俗式”“全民參與式”等方式開展分層次宣講,讓“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宣講內(nèi)容“飛入尋常百姓家”。
從“窮窩窮業(yè)”到“安居樂業(yè)”,從“求溫飽”到“求發(fā)展”,從“走出去”到“奔小康”,卡什代村實施整村易地搬遷以來,短短10公里,給村民帶來的卻是交通便利、信息靈通的新環(huán)境,也讓原來深居高山的村民逐漸安居樂業(yè)。在黨的好政策的扶持下,卡什代村的村民們靠著勤勞的雙手,在追求幸福美好新生活的大道上闊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