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永蘭 通訊員 馬小芬 攝影報道
新一輪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這座小城的寧靜,也考驗著這座城市的每一個人。
面對這場戰(zhàn)“疫”大考,我們身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守護著城市的燈光,保障著百姓的餐桌;他們送醫(yī)、送藥、送物資,解決著居民的日常所需;他們用責任擔當守護萬家燈火,阻擋著肆虐的病毒。
在戰(zhàn)“疫”一線,一個個平實又溫情的故事不斷上演,讓這座城市更有“溫度”。
集合! 摩托先鋒隊點亮“平安燈”
轟隆隆、轟隆隆……12月1日早上9時,聽到門外的摩托車聲,正在吃飯的馬木海買站著扒拉了幾口飯,便匆忙騎著摩托車出門了。此時,“防疫摩托車先鋒隊”的5名隊員已在村口集合。
馬木海買是化隆縣石大倉鄉(xiāng)沙讓村的村民,因為村里都是羊腸小道,小車不便開展防疫宣傳。11月中旬,馬木海買與村黨支部書記建議組建一支“防疫摩托車先鋒隊”。建議剛提出,就有不少村民積極響應,騎上自家的摩托車來到村委會辦公室報名,“防疫摩托車先鋒隊”就這樣成立了。
這支“防疫摩托車先鋒隊”很特殊,每輛車頭上都綁著一面鮮紅的黨旗,馬木海買和他的隊員們伴隨著隆隆的馬達聲,整齊地疾馳向前,在鄉(xiāng)間小道上顯得格外耀眼。
“有了這支先鋒隊,疫情防控很到位,不僅能為村民近距離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彌補廣播宣傳因距離遠而導致聲音不清晰等問題,還能讓村民提高防范意識。”沙讓村黨支部書記冶木海買驕傲地說,這支“防疫摩托車先鋒隊”中有黨員、青年志愿者,還有自發(fā)加入的村民,疫情防控是大家的事,每個人都應盡一份微薄之力,點亮鄉(xiāng)村“平安燈”。
“請大家不扎堆不聚集”“非必要不外出”……他們一邊騎行,一邊循環(huán)播放提前錄好的語音,伴隨著鳴笛聲和廣播聲,他們駛過家家戶戶,成為村里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奮戰(zhàn)!黨組織在行動
11月24日凌晨2時,對于常人來說這時候早已進入熟睡狀態(tài),而對于化隆縣疫情防控指揮部的工作人員來說時間“還早”。他們有的在統(tǒng)計信息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有的在起草明天要下發(fā)的文件,有的在聯(lián)系核酸采樣中出現(xiàn)的混管異常人員、有的與各卡點協(xié)調(diào)……這個抗疫團隊每天忙得不可開交。
應急指揮部是化隆縣應對疫情防控的總掌控者,在任務重、工作雜、人員緊的情況下,為保證疫情防控工作有序進行,指揮部24小時聯(lián)動。盡管沒有休息日、沒有人員替換,但他們默契十足、協(xié)力配合,常常多日不回家,深夜開會辦公成為日常。
“我們這支隊伍基本上凌晨三四點鐘下班,累了就趴在辦公桌上休息一會兒,餓了就吃口泡面,然后繼續(xù)作戰(zhàn)。”化隆縣應急指揮部綜合協(xié)調(diào)組聯(lián)絡員張風英告訴記者。
“組織相信我,讓我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chǎn)黨員,身份可以發(fā)展、可以預備,但行動決不能耽擱!疫情防控的緊要關(guān)頭,我要向各位黨員同志學習,勇?lián)姑?,請黨組織考驗我。”韓赟字字鏗鏘,在入黨申請書中寫下了自己的戰(zhàn)“疫”誓言。
韓赟是化隆縣委組織部組織一科的干部,也是消殺組年齡最小的一名工作人員。自疫情發(fā)生以來,他不畏風險,主動承擔起最艱苦的消殺工作。每天,他背著幾十斤重的消殺噴霧器,在充滿刺鼻消毒水味道的環(huán)境中來回穿梭,對隔離區(qū)住所、生活用品、樓道等進行“地毯式”消殺,確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區(qū)。
韓赟告訴記者,一接到任務,消殺組就需要第一時間趕到目的地。他們克服人員少、時間緊、任務重的困難,加班加點,通宵達旦,三餐顛倒、三餐合一已是常事。問起為什么選擇在戰(zhàn)“疫”時期向黨組織遞交入黨申請書時,韓赟說,因為我想要成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更好地發(fā)揮共產(chǎn)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為人民服務。
在抗擊疫情的一線,一個個堅強的戰(zhàn)斗堡壘,一個個黨員模范先鋒,組成了一支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英雄隊伍,凝聚起全員戰(zhàn)“疫”的強大力量。
“我申請加入疫情防控隊伍,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我將無條件聽從黨委政府及上級部門領導安排,為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盡一份綿薄之力,請領導在百忙中予以考慮為盼。”11月24日,在全縣疫情形勢最為嚴峻的時候,化隆縣查甫鄉(xiāng)黨委收到了一封特殊的“請戰(zhàn)書”。
這封“請戰(zhàn)書”的申請人是查甫鄉(xiāng)躍洞村的入黨積極分子當智才仁,當?shù)弥橐淮灏l(fā)生疫情后,當智才仁心急如焚,毫不猶豫地寫下了“請戰(zhàn)書”,做好了奔赴一線支援的準備。
據(jù)了解,化隆縣委組織部先后收到136封這樣的“請戰(zhàn)書”。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他們充當信息采集員、消殺員、采購員、宣傳員、巡邏員等角色,在各村巷道、疫情封控區(qū)等都有他們忙碌的身影。他們不知疲倦、不畏艱難,不分晝夜,堅決服從組織安排,用責任與擔當織密疫情防護網(wǎng),用腳印和汗水凝聚起堅固防線。
閃耀!民警抗疫護安寧
張海軍和廖永生是化隆縣公安局的兩位老民警。面對疫情“大考”,他們再度按下“加速鍵”,義無反顧地投身到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中,譜寫了一曲疫情防控的英勇戰(zhàn)歌。
自新一輪疫情發(fā)生以來,張海軍第一時間請戰(zhàn)前往隔離點承擔值守任務。白天與隔離點醫(yī)務人員一起承擔著隱患排查、涉疫法規(guī)宣傳、心理輔導等工作,晚上查看隔離區(qū)監(jiān)控,默默堅守,守護群眾安全。
“張海軍在我們大家心中就是我們的老大哥,隔離點接人、送人,都是他第一個沖在前頭,從未因存在被感染的風險而退縮過。”同為隔離點工作人員的權(quán)文珍如此評價張海軍。
“請您安定情緒,說出您不進行醫(yī)學觀察隔離的真實理由……”11月7日晚上8時,一對小夫妻以各種理由不進房間,在樓道徘徊,張海軍和隔離點的同事們耐心地給夫妻倆講解從高風險地區(qū)返鄉(xiāng)不隔離的危險性以及對自己親朋好友、左鄰右舍的危害性,在他們耐心的勸說下,兩位當事人開始慢慢冷靜下來,安心配合隔離工作。
隔離點人員少,任務重,張海軍和同事們往往顧不上吃飯,要么登記復核蓋章接洽送人,要么協(xié)助醫(yī)務工作人員搬運、發(fā)放物資,每天的工作既忙碌又充實。
張海軍的家在西寧市,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照顧一家老小的擔子便落在了妻子一個人的肩上,妻子無悔付出,深深地理解他、支持他。他說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等到清零時也就是他回家團聚的日子。
面對這場戰(zhàn)“疫”,老民警廖永生也挺身而出,雖然年過半百,但他每天在隔離點加班加點開展工作十幾個小時,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疫情不退、警察不退”的錚錚誓言。
“在崗一分鐘,盡責60秒”是廖永生的工作準則,他也用自己的行動將這句話踐行到底。自入駐隔離點以來,他堅守工作崗位,認真履行職責,每日對隔離點進行消殺消毒、隨時關(guān)注隔離人員動態(tài)、協(xié)助醫(yī)務人員檢查新增觀察人員的身體狀況……
“我雖然體力和精力不如年輕人,但組織需要我的時候我必須上。”時光易逝,初心不改,雖然青春的痕跡已不在,但廖永生眼眸中的熱情之火卻從未熄滅,他默默堅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不改”。
記者手記:
一人難挑千斤擔,眾人能移萬座山。我們愿同全體一線工作者一道,以文為戈,以筆為槍,記錄人們的英勇和頑強;以音為記,以像為錄,銘刻共同的苦難與輝煌;以紙為媒,以網(wǎng)為介,書寫不懈抗爭、追求勝利的時代光芒。危急關(guān)頭挺身而出,我們不退縮,我們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