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楊荔鈉執(zhí)導(dǎo),郝蕾、金燕玲主演的《春潮》近日選擇在視頻網(wǎng)站超前點映,也成為今年第五部選擇在線上公映的院線電影,引發(fā)觀影熱潮的同時也催生了不少討論。如果說“中國式母女關(guān)系”是這部文藝片的故事梗概,那么其內(nèi)核實則是人性始終繞不過去的難題——如何誠實地面對自己。
《春潮》將鏡頭聚焦于同住在一個屋檐下的祖孫三代:記者郭建波(郝蕾飾)、母親紀明嵐(金燕玲飾)與女兒郭婉婷(曲雋希飾)組成了一個男性缺席的女性小世界,因親情關(guān)系捆綁在一起的三人看似平靜實則暗潮涌動。
記者郭建波在報道社會負面事件的同時被迫直面自己身上的傷疤;母親紀明嵐在外熱心腸,回到家卻判若兩人,喜歡計較;年級尚小的郭婉婷早早學會了成人世界里的生存法則,在隱忍中暗暗叛逆與反抗。就這樣,一場又一場的“戰(zhàn)爭”在三代人之間爆裂于無聲。
影片結(jié)尾,主演郝蕾不循電影套路、長達七分鐘的獨白堪稱影片的精華片段,觸動了不少觀眾內(nèi)心最深處也是最柔軟的部分。郝蕾在影片上線后才透露,正是這段獨白讓她決定接下《春潮》。
關(guān)于這背后的表演,也另有故事,在片場郝蕾與楊荔鈉產(chǎn)生了分歧,她認為郭建波的陳述方式應(yīng)該更加委婉:“這段話有一種空間感。這可能是郭建波日記的內(nèi)容,也可能說了無數(shù)遍,如果她青春期的時候能說給媽媽聽,有對話的語境,那最后郭建波可能不會一無所有。”最后,在郝蕾的堅持下,才誕生了這段如“海嘯前暗涌”般的多層次表演。
對于文藝片《春潮》來說,不少人是沖著郝蕾的名字才走近它的。無論是在早些年的《親愛的》或《浮城謎事》當中,郝蕾都以極其鮮明的個性沖擊著觀眾。在《春潮》里,郝蕾依舊不改這股倔勁。作為新聞記者的她十分強硬,甚至可以直接扇性侵案嫌疑人的耳光。然而,堅強的郭建波卻也是敏感的,父愛的缺位始終是她心里的一道坎,但并不代表她因此停止過對父親的想念,矛盾背后的復(fù)雜情緒也讓“郭建波”和郝蕾以往詮釋的角色相比顯得更為內(nèi)斂冷漠。
近些年,郝蕾的電影電視作品不算多,她也曾坦言,自己不是個喜歡拋頭露面的人,但她也并沒有忘記演員表演的本職,持續(xù)地在話劇這個更為“講究”的舞臺上綻放光芒。早在2003年,她就于孟京輝和廖一梅的名作《戀愛的犀牛》里貢獻了戲迷心目中“最貼近劇本本身”的明明,至今仍被奉為經(jīng)典。去年,她爽快地接下賴聲川《曾經(jīng)如是》的邀約,理由是“這是一個可以解答人生困惑的劇本”。
邁過40歲的郝蕾已經(jīng)步入了成熟女演員的行列,在這個讓許多明星倍感焦慮的年齡段里,影迷卻能在她的臉上讀出更多灑脫,因為她的愿望從來不是更多的曝光率和鎂光燈,而是有朝一日,她的表演可以被寫進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