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龍江村,包括茍園在內的14家盆景園收藏了上萬盆盆景,形成了一大片展示盆景藝術的園區(qū),被稱作“盆景小鎮(zhèn)”。如今,盆景成為當地的獨特風景,不僅讓村民們走近了歷史悠久的盆景藝術,還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而來。
每天清晨,80多歲的茍賢良都會早早起來,到茍園內轉一圈,對大大小小的盆景進行修枝、養(yǎng)護,讓一枝一葉保持最好的狀態(tài)。
茍氏盆景藝術已有近百年歷史。上世紀70年代末,茍賢良開始從事盆景創(chuàng)作。1997年,茍賢良的兒子茍開金售賣父親制作的盆景,大受歡迎,茍氏盆景之后又在盆景大賽中多次獲獎,知名度逐漸提升。
2010年,在當地政府的規(guī)劃引導下,茍賢良一家在龍江村建起茍園,園內專門開辟出一塊區(qū)域展示精品盆景。這些盆景由茍家人自己制作,大多數都養(yǎng)護了30年以上。“這盆是用金彈子做的,根部互相纏繞,葉子層層疊疊,內部枝葉卻沒有一處交叉,整體若即若離,取名叫‘兩君子’。”茍開金說。
在茍園的帶動下,遵義周邊的盆景種植戶在這里集聚,初見園、豐澤園、一品堂等13家盆景園相繼建成,逐步形成了以盆景為特色的片區(qū)。之后,12個盆景園拆掉圍墻,形成了貫通的大園區(qū)。
“盆景作為一種傳統(tǒng)藝術,可以和多種藝術形式結合起來。”深溪鎮(zhèn)科宣中心主任田穎說:“在‘盆景小鎮(zhèn)’內,院壩、長廊和戲臺成為藝術家們創(chuàng)作和表演的平臺,豐富了村民們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路上看到形狀奇特的樹樁、石頭,我就想撿回來做盆景。”在茍園管理盆景的工人趙克群說。和趙克群一樣,許多村民也自發(fā)在家里擺起盆景、種上花草。當地積極鼓勵農戶對自家庭院進行景觀化改造,并提升改造周邊環(huán)境,實施農村環(huán)境整治和美化亮化工程,修建了一條長1.3公里的環(huán)形游線,將“盆景小鎮(zhèn)”打造為綜合性觀光旅游示范小鎮(zhèn)。
如今,占地118畝的“盆景小鎮(zhèn)”已成為當地的特色旅游資源。2020年,“盆景小鎮(zhèn)”作為第十二屆遵義文化旅游產業(yè)發(fā)展大會的精品參觀項目,吸引更多人走進小鎮(zhèn),了解盆景藝術。
文旅融合持續(xù)推進,村民們的腰包也鼓了起來。2022年,“盆景小鎮(zhèn)”共接待游客5萬余人次,餐飲業(yè)產值約200萬元,住宿產值約80萬元,帶動周邊百余人就業(yè)。
“我們準備以‘盆景小鎮(zhèn)’為起點,與鎮(zhèn)上其他景點串成精品旅游路線,打造近郊游示范基地,以文旅融合、農旅融合帶動全域旅游發(fā)展,讓越來越多的老百姓吃上‘鄉(xiāng)村旅游飯’。”田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