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播有沒有涉黃?其實公眾心里都明白。即便如此,網(wǎng)上為其鳴冤叫屈的聲音還是源源不斷,對公訴人的無端嘲諷及對辯方的拍手稱贊,形成了此案網(wǎng)上意見與線下事實完全背離的發(fā)展曲線,令人感到有些不可思議。
那么,這種現(xiàn)象背后究竟有著怎樣的內在關聯(lián)?
一是人情欲的本能使然。常言道,人都有七情六欲,情與色作為人與生俱來的欲望本能,在現(xiàn)實社會中通常要受到道德法律、社會倫理等各方面限制,行為受到很大約束;但在虛擬的網(wǎng)絡世界里,這種對情色的欲望宣泄卻能得到空前釋放,且不會受到來自現(xiàn)實社會秩序的各種束縛,這種網(wǎng)上網(wǎng)下截然不同的自由尺度很容易使人通過網(wǎng)絡途徑來宣泄關于情色的各種欲望需求。
二是“涉黃時”的快播牢牢地占據(jù)了公眾的情感高地。從心理學角度上講,快播很大程度上滿足了許多人對情欲與色欲的本能需求,這種滿足后的情感反饋很容易使這些人天然地站到同情快播的立場上去。事實上,這種帶有情緒色彩的立場偏倚很難被矯正,即便快播涉黃是公認的事實,公眾在表達觀點和意見時也會不自覺地被這種情感帶入認知誤區(qū),甚至“任性”地認為快播即使涉黃也該情有可原。
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這樣的新聞:百名村民聯(lián)名在法院面前請愿,求判一孝子無罪,只因該孝子不忍其母親長期遭受病痛折磨而選擇拔掉其呼吸機;一兒子因忍受不了長期遭受虐待而殺死父親,數(shù)百人呼吁法院將其無罪釋放。這種新聞通常會讓我們感到情緒“不適”、“添堵”,然在我們選擇為其喊冤時,切不可忘記“以事實為依據(jù),以法律為準繩”的根本原則,這對于整個社會倫理、道德法治秩序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
對于快播案,有人說被告方的庭審辯詞非常精彩,幾近完美,這固然不假,但我們更需要注意地是,辯詞終究是辯詞,這并不能改變其傳播色情的違法事實。當然,這并不是說律師的辯護毫無用處,好的辯護能在承認違法事實這一前提下,在具體量刑上給被告加不少分。
對于成年人來講,快播傳播色情可能并不具有一定的破壞性,但對廣大青少年來講,其危害及破壞是致命的,特別是在互聯(lián)網(wǎng)與青少年粘性與日俱增的當下。處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群體往往缺乏對網(wǎng)絡色情的抵御能力與自制力,若任憑如快播這般的色情傳播泛濫,他們很容易會因各種好奇心理而沉溺其中,不僅其身心遭受嚴重損害,還容易引發(fā)各種色情暴力犯罪行為,只有百害而無一利。
道理會越辨越明,法律也會越辨越清。快播案,法院最后會給出公正判決,黑的終歸是黑的,無底線的輿論洗白只會令其成為“高級黑”(趙華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