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召開,愛刷微博、愛發(fā)朋友圈的年輕人怎么看?近日,有媒體對5652名30歲以下年輕網友做的一次調查顯示,關注兩會,他們有著自己的視角;參政議政,他們有著自己的方式。
一般印象中,年輕人往往個性、自我,“90后”的標簽更是讓一些人產生他們“活在自己世界”的刻板印象。但調查數據讓人欣喜,年輕人對兩會的關注度還是比較高的。受訪者中,對人大代表“不太關注”和“非常不關注”的,僅占不到兩成。而55.48%的受訪者最希望了解代表們的議案,也顯示了這樣的關注是“有內涵的關注”。兩會是一年一度共商國是的盛會,對兩會的關注,折射出年輕人對國家政治生活的關心。
以年輕人的視角審視,兩會要開得好,得“接地氣”“有實效”。“貼近性”,顯然是年輕人政治關注的興趣點所在。71.39%的受訪者認為貼近民眾、了解民眾心聲的是好代表;67.73%的受訪者認為,能推動實際問題的解決,代表才“稱職”。超五成年輕人希望“一線代表”人數增多,應該選企業(yè)基層職工當代表。年輕人對代表身份與履職的關注角度,其實與自身的利益訴求息息相關。房價、物價、就業(yè)等現實問題是年輕人關注的重點,也是兩會走近年輕人、吸引年輕人的關鍵。如果在會場上盡講些空話套話、如果代表委員高高在上不接地氣,年輕人很可能就不會“買賬”。
最引人注目的,可能就是年輕一代的關注方式了。年輕人是網絡的“原住民”,在微博微信上記錄生活、獲得信息、消遣娛樂是他們的生活方式。這樣的網絡化,同樣會出現在他們的政治參與中。調查顯示,48.76%的年輕人選擇通過微信、微博關注了解代表們。不過,僅有6.60%的人自認為對代表非常了解。年輕人對新技術手段熟練掌握,“互聯網+兩會”正可以打造出一個對年輕人參政議政頗具吸引力的平臺。當然,如何更好地與年輕人交流互動,仍是需要回應的命題。
其實,不僅僅是關注,年輕人更以自身的方式參與并改變著政治生活。調查中一個出乎意料的數據是,超過1/3的年輕人聯系過代表們。顯然,自媒體是最快捷的手段,39.26%的年輕人也是這么認為的?,F實中,“90后”代表已經出現在全國人大會場,1992年出生的鐵飛燕是全國人大代表中年齡最小的一位。而在地方兩會上,更多“90后”的代表們,或關注“蟻族”權益,或關注農民工子女教育,他們都有著細致扎實的調研、緊貼地氣的關懷。鐵飛燕曾對媒體說,“別人越不愿意面對的問題,我們越是要關注,畢竟回避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90后”貴州省人大代表劉萍也曾說,“不能等上了會再說是來學習的”。年輕人正在用自己的行動表明他們的認真和執(zhí)著、活力與擔當,讓人看到他們身上蘊藏著的推動經濟社會前行的力量。
兩會年年開、年年新。今天在網絡上填問卷的年輕人,明天可能就會走進共商國是的會堂。讓更多年輕人參與進來,兩會這一“重要的政治生活形式”一定會繼往開來,越發(fā)活力四射、朝氣蓬勃。
《 人民日報 》( 2016年03月09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