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本世紀初語文教材改革后實施“一綱多本”、放開教材編寫權(quán)后,與之伴隨的爭議就沒有斷過。相比于數(shù)學、科學等科目,語文教材的相對開放性,決定了其編寫注定會更易成為社會話題。況且,與其他科目一樣,語文教材的修訂同樣承擔著減負、加強素質(zhì)教育的重任。比如,2014年上海語文教材修訂時,就因舊版一年級語文課本中的8首古詩文被“瘦身”而引發(fā)爭議;更早之前,還有人為《雷雨》《背影》《狼牙山五壯士》《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guān)西》等經(jīng)典篇章被“踢出”語文課本而鳴不平。更有甚者,有的版本為了“素質(zhì)教育”而刪減了某一類文章,而另一個版本同樣為了“素質(zhì)教育”卻增加了某一類文章,一時間變成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紛爭之余,我倒覺得有一條值得強調(diào),即教材修訂是一項專業(yè)性工作,其遴選取舍應(yīng)該符合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思維特征和接受程度,激發(fā)學習者興趣,不能為了減負而減負,或者是為了灌輸而灌輸。從這條原則出發(fā),篇章的取舍就容易理解一些。比如前面提到上海一年級語文課本雖然“刪除”古詩,修訂方的解釋是這些古詩被重新編排到各學期,改變了教學方式。如此一來似乎就沒有必要計較“一城一地之得失”。再比如,這次語文出版社新版教材刪除了《誰勇敢》,因為雖然保護別人是一種美德,但對未成年人進行這樣的“倡導”就顯得不妥。
對于肩負著母語教學和文化傳承的語文教材來說,無論編寫還是使用,最終都要落實到用上。這里既有符合各個年齡段的“實用”的“用”,也應(yīng)該含有符合文學審美的“效用”之“用”。尤其是在一些經(jīng)典篇章的取舍上,更是如此。比如頗受爭議的《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guān)西》被替換為《智取生辰綱》,正如有質(zhì)疑者提出的,如果只是因為“宣揚暴力”而用后者替代了前者,那么所謂的“智取”其實也并不光彩,反而讓學生錯失了“拳打”這段文筆精彩的寫作課。至于不能“以暴制暴”這樣的道理,對中學生而言只需要老師略加提示即可,倒是一些影視節(jié)目的負面影響更多。
一本合適的教材只是邁出了第一步,更為關(guān)鍵的是如何以教材為綱目施展語文教學。比如廣州的一些學校,有感于之前的語文教材古詩文比重偏低,開展了中華文化經(jīng)典教育工程,每學期每周固定學時,同樣可以彌補特定版本課本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反之,如王旭明所言,倘若一定要把《再別康橋》中詩人徐志摩對友人和情人的懷念無限“拔高”,那么即使是再多經(jīng)典篇目入選,這樣的教法也都有違語文教育的本意。(子長)